为什么说傩戏是原始戏曲的活化石?
有意思的是,近几年有些人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,看到在我国的湖南、江西、山西、浙江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等偏僻落后的山村,仍然保留着这种原始的祭祀活动,而且非常严肃、庄重。演出傩戏时,要有很隆重的礼节,演出的剧目也是很神圣的。例如贵州傩戏之一的地戏在演出时就要开财门、扫开场、跳神、扫牧场。先要到庙中祭神,演员穿上戏装,戴上面具,绕山村一周,要村民设置祭品,接神纳吉。再开始演出《三国》、《说唐》、《说岳》、《封神榜》等。有的傩戏则演出《安安跳米》、《王婆卖酒》、《脚公老师》等。因为都是业余演员,艺术上并不讲究,但演出的要求是很严格的。演唱的曲调大多是弋阳腔和神曲的结合。只有打击乐伴奏,唱时有人帮腔。一般在年节时演出7天到20天左右。
从演出的剧目、曲调、面具、表演、祭祀方式、跳财神、跳加官等形式来看,都与早年的戏曲有相关处。与当年进北京时徽班的开台、破台、祭祖师、祭武昌师等仪式也有相似之处,所以说傩戏是戏曲的活化石是有道理的。